環保部督查:3122家企業缺VOCs治理設施及運行不規范
上線事件:2017-08-11 11:08:49
截至8月7日,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已開展4個月,28個督查組共檢查39759家企業(單位),發現22392家企業存在環境問題,約占檢查總數的56.3%。存在問題的企業中,涉氣“散亂污”問題企業7109家,超標排放的62個,未安裝污染治理設施的2349個,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的1971個,涉嫌自動監測弄虛作假的4個,揮發性有機物(VOCs)治理問題的3122個。從4個月的強化督查情況看:
一、涉氣“散亂污”企業違法生產問題突出。督查組共發現7109家涉氣“散亂污”企業違法生產問題,占4個月檢查發現環境問題總數的31.8%,未列入當地“散亂污”企業清單內的有3841家。其中河北省石家莊市、山東省德州市和淄博市最多,分別有830、784和553家。
二、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、不正常運行問題較普遍。督查組檢查共發現4320家企業存在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、不正常運行的問題,占4個月檢查發現環境問題總數的19.3%。其中山東省淄博市、河北省邯鄲市和濟南市最多,分別有432、313和233家。
三、揮發性有機物(VOCs)治理問題仍較嚴重。督查組檢查共發現3122家企業存在VOCs治理問題,占4個月檢查發現環境問題總數的13.9%,缺乏治理設施、治理設施運行不規范的情況仍較為普遍。其中北京市、河南省新鄉市和山東省菏澤市最多,分別有282、251和172家。
環境保護部要求,各督查組要繼續保持前4個月督查工作力度,保持高壓態勢不放松;地方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切實履行“黨政同責,一崗雙責”,加強對涉大氣污染重點行業、重點企業日常巡查和監督管理,切實保障大氣污染強化督查工作取得實效。
“督察”與“督查”有區別:
“環保督察”分為兩類,一是中央環保督察,二是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。層級:前者為中央、后者為環保部;監督對象:前者為各地各個層級政府、后者為京津冀大氣污染通道2+26企業;進展:前者2017年第一輪第四批將啟動(一批2個月)、后者持續1年到2018年3-4月結束;側重點:前者環保要素全覆蓋且每省不同、后者側重大氣污染治理。
環保督查“五”步走:
“五步法”由2017年5月底新上任的環保部長李干杰提出,即督查、交辦、巡查、約談、專項督察為一體的一套環保督查“組合拳”。“散亂污”小企業問題首當其沖,工業企業問題其次。VOC排放問題更加突出。
“兩斷三清”將獲貫徹執行:
近日第三批7個中央環保督察組陸續向天津、山西、遼寧、安徽、福建、湖南、貴州等反饋督察意見;根據督察要求,各省市應在30個工作日內組織編制整改方案上報國務院,切實抓好整改落實工作。第四批環保督查已于近期開始,涉及四川、吉林、浙江、山東、海南、西藏、青海、新疆省區。環保部針對“散亂污”企業實施“兩斷三清”(斷水、斷電、清原料、清設備、清場地)。我們認為目前環保督察的高壓態勢之下,如果對“散亂污”企業進行供水供電等,將會產生非常大的負面影響。
市場共性問題交流:
環保督察對哪些行業會產生很大影響?中央環保督察仍以過剩產能督察為主,鋼鐵、焦化、水泥等應為督察重點行業,基礎化工、有色、電力也會在不同省份有不同督察力度。需要提醒投資者的一點是,“散亂污”企業是環保督察重要對象,整治要求是9月30日之前要實施“兩斷三清”,“散亂污”包括機械加工、石材、電鍍、磚瓦、化工、碳素等。可見未來督察力度只會加強不會減少,這將可能是周期品種漲價邏輯的進一步加強,周期行業彈性定性排序依次為鋼鐵、焦化、水泥、基礎化工等。
投資建議:
環保督察高壓態勢將促進天然氣清潔能源發展,VOC治理和無組織排放監管將成重中之重,禁煤區的煤炭生物質替代有望成為進一步趨勢,可能倒逼排污企業上馬脫硫脫硝除塵末端治理“改造”設施,“11月份會議召開+采暖季+大氣十條考核”是催化劑。煤改氣關注百川能源、迪森股份、金鴻能源;VOC治理和無組織排放監管關注雪迪龍、先河環保;生物質綜合利用關注長青集團;末端治理關注清新環境、龍凈環保。監測設備及服務是助力督察重要手段,關注聚光科技、盈峰環境。